比特币7年经历 六年前比特币

派币消息 316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比特币7年经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六年前比特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比特币至今经历了多少次暴跌?

比特币从被大众关注至今至少经历了11次暴跌。最近一次,是去年11月份,比特币在一个交易日内,被大众恐慌性抛售,一度盘中实现14%的价格暴跌,为最近一年以来的下跌幅度最大的一次。暴跌之后,比特币持续在17000美元价位徘徊。而随着比特币的暴跌,其他数字货币也没有好过,比特币暴跌当天,市场排名前六的数字货币都出现下跌,其中莱特币跌了2%,以太坊跌了1%。作为最受关注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交易成为整个数字加密货币的风向标,比特币行情好的时候,基本上整个行情都不会很不错。

据媒体报道,在这次暴跌过程中,大量使用杠杆的比特币投资者直接爆仓,累计爆仓投资者达到七万多名,累计爆仓的资金将近3.67亿美元。不过在这十几年的历史里,比特币整体价格和市值是不断攀升的,从2019年开始算,当时比特币还只有一万美元的价格,但现在比特币已经好几倍了。但总体而言,比特币依旧是一个新兴还没有足够规范的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其波动频率明显比股市,期货要高得多,因为政府对其监管程度也比较低,数字货币交易市场,还处于一个新兴市场的状态。

所以面对不成熟的市场,和急功近利的投资者,比特币价格一直以来都是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即便在一个交易日内,其价格最高可以达到19474美元,而最低则可以降到16514美元,一个交易日内,价格波动超过了两百元,这很让人激动的。

不过去年以来,随着机构的长期资金陆陆续续进入市场,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已经明显变小了。

比特币的发展历程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有人用“中本聪”的化名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

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机构控制的比特币诞生。 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新比特币通过预设的程序制造,随着比特币总量的增加,新币制造的速度减慢,直到2140年达到2100万个的总量上限,被挖出的比特币总量已经超过1200万个。

每当比特币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时,主流媒体总会请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分析一下比特币。早先,这些分析总是集中在比特币是不是骗局。而现如今的分析总是集中在比特币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货币。而这其中争论的焦点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上。

不少比特币玩家是被比特币的不能随意增发所吸引的。和比特币玩家的态度截然相反,经济学家们对比特币2100万固定总量的态度两极分化。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应该积极调控货币总量,用货币政策的松紧来为经济适时的加油或者刹车。因此,他们认为比特币固定总量货币牺牲了可调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紧缩,进而伤害整体经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政府对货币的干预越少越好,货币总量的固定导致的通缩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比特币网络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数学问题的难度,让整个网络约每10分钟得到一个合格答案。随后比特币网络会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币作为赏金,奖励获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

首先,根据其设计原理,比特币的总量会持续增长,直至100多年后达到2100万的那一天。但比特币货币总量后期增长的速度会非常缓慢。事实上,87.5%的比特币都将在头12年内被“挖”出来。所以从货币总量上看,比特币并不会达到固定量,其货币总量实质上是会不断膨胀的,尽管速度越来越慢。因此看起来比特币似乎是通胀货币才对。

然而判断处于通货紧缩还是膨胀,并不依据货币总量是减少还是增多,而是看整体物价水平是下跌还是上涨。整体物价上升即为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长期看来,比特币的发行机制决定了它的货币总量增长速度将远低于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物价持续下跌会让人们倾向于推迟消费,因为同样一块钱明天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消费意愿的降低又进一步导致了需求萎缩、商品滞销,使物价变得更低,步入“通缩螺旋”的恶性循环。同样,通缩货币哪怕不存入银行本身也能升值(购买力越来越强),人们的投资意愿也会升高,社会生产也会陷入低迷。 因此比特币是一种具备通缩倾向的货币。比特币经济体中,以比特币定价的商品价格将会持续下跌。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数量有限,但是可以用来套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你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2014年9月9日,美国电商巨头eBay宣布,该公司旗下支付处理子公司Braintree将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该公司已与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base达成合作,开始接受这种相对较新的支付手段。

虽然eBay市场交易平台和PayPal业务还不接受比特币支付,但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和租车服务Uber等Braintree客户将可开始接受这种虚拟货币。Braintree的主要业务是面向企业提供支付处理软件,该公司在去年被eBay以大约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那个7年前在知乎上让别人买比特币的男人,如今的生活变得怎么样?

「力场」——公链挖矿第一社区  

2011年12月21日,一个女生在知乎提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在当天,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回复:“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从2011年到2018年,比特币从3美元一度蹿升至最高点时的1.9万美元,如果那个大三学生将6000元全部买了比特币,此时早已是千万身家。错过比特币的知乎女孩称很后悔当初没有听长铗的建议买比特币。在接受深链财经专访时,长铗也表示很后悔当初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再给她一个建议,我肯定不会建议做什么比特币投资。”长铗告诉深链财经。 “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个不相关的人的建议,这不是懒,而是蠢。”

1、那个让人买比特币的公务员

2010年,研究生学历毕业的刘志鹏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在这里,他参与发表了几篇关于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的学术论文。

在写这些学术论文之余,刘志鹏还混迹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在知乎上,一个网友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刘志鹏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不过,他没有用真名,而是用了“blockchain”这个在当时让人费解的名字,后来,这个词在中国翻译为“区块链”。

刘志鹏有很多化名,在写科幻小说时,他的名字叫“长铗”,出自《离骚》“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在成为公务员之前,刘志鹏已经在科幻小说届小有名气,也获过几次奖。但成为公务员,似乎说明,在那个时候写科幻小说,并不是一条好出路。后来,“长铗”的名字伴随着刘志鹏,从科幻圈转移到了币圈,名气越来越大,而这得益于比特币的价格上涨。

就像他在知乎上的那个回答,成为了自2013年至今币圈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近3万人点赞,超过6600条评论,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跑到这条回答下留言看热闹,感叹财富机遇稍纵即逝,赞叹长铗真乃大神。

事实上长铗曾不止一次在知乎上向陌生人推荐比特币。在他的118条知乎回答一共有四条推荐比特币的回答。有没有人听从长铗在知乎的建议购买比特币,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的是有人因为长铗而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1年,张明刚刚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刷微博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名叫黑胡子Bitcoin的账号,由于平时比较喜欢动漫海贼王,而黑胡子又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张明就对这个微博多看了一眼。

在这个微博里,张明第一次知道了比特币的存在,并且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后,2012年春节,张明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3000元在比特币中国买了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很低,5美元一个”,张明告诉深链财经。投入的回报是丰厚的,用张明自己话来说,当时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挣钱换个手机,结果把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挣回来了。

自此,张明一直在投资加密货币,在别的同学还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过活时,张明已在币市赚到了几百万元。直到后来张明才知道,黑胡子Bitcoin是长铗用来宣传比特币的微博账号,也是其在巴比特论坛的昵称。

当问到为什么会在知乎上推荐比特币时,长铗称:“基于特别朴素的动机,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比特币。”在写下那个回答时,长铗笃定比特币之后肯定会涨很多。 历史的魅力在于:你从结局回看来时的路,会看到一条命定之途,大家的命运在哪个节点相逢,然后产生怎样的变化,都一目了然。

只是,身在当时,却没有人能知道命运会怎样。在推荐陌生人买比特币之后,刘志鹏依旧日复一日的在广西国土厅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于2013年和另外55名同事一起,获得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2、吴忌寒给了我第一笔捐款

长铗的志向并不在地质行业。他还有很多爱好,像写小说,研究加密货币。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小说的读者数量可能都没有那则知乎回答的点赞量多。16岁时长铗就在《科幻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2004年首次以“长铗”为笔名在《科幻世界》发表小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郝雨芳也都是银河奖的常客。

直到如今仍旧有不少书迷在社交平台上提及长铗和他的作品。如果接着写下去,长铗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刘慈欣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长铗看来比特币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科幻”的大门。

2010年长铗沉迷于科幻小说,因为创作需求而关注到了比特币。早在2008年长铗写过一篇名为《屠龙之技》的科幻小说,主人公也是个黑客,匿名者,他控制了网上的云计算资源,来帮助他完成宏大计算工程。里面“计算即权力”的理念与比特币的思想不谋而合。

所以,当读到比特币白皮书时,长铗有了一种“未来已来”的感觉。当时正值比特币第一波崩盘,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很惊悚,《比特币的前世今生》、《比特币已死》之类,哀鸿遍野,似乎都在为比特币盖棺定论发悼词。但在长铗看来这些报道非常可笑,“别人眼里的黑天鹅,在我眼里却是灰犀牛,是成功概率很大的机会。”

2010年,长铗通过淘宝买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比特币。回想当时买币的经历,长铗至今都觉得非常滑稽,“由于当时国内购买比特币没有快捷途径,我的第一反应是买不到怎么办,老外不卖怎么办。所以跟店主说,一定要给我留下货。”在广西国土厅工作期间,长铗一直关注着比特币的动态,当时国外的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在圈子里很知名,而国内却没有类似的网站。

2011年,有在大学做社区网站经验的长铗创建了巴比特,这是中国第一个区块链论坛,同时也是长铗后来的创业方向。当时网上关于区块链的信息非常稀缺,长铗孜孜不倦地从英文网站翻译资讯、贴子发到巴比特上,网站上还留了他的比特币地址。一天,有一个人在文章下留言说“博主,我觉得你的站很好,为什么不申请个独立域名和空间?你的那个地址,0.168BTC是我捐的。”当时了解比特币的人如同大熊猫一样稀少,在生活中更是很难遇到能够交流比特币的人,陌生人的留言和捐款让长铗十分欣喜。

在加了对方的QQ后,长铗得知此人名叫吴忌寒,也就是后来国际知名的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的创始人,当时吴忌寒是bitcointalk中文版的版主。从2011年到2014年,长铗维持着一边工作,一边运营巴比特,一边在微博知乎等平台进行比特币布道的生活。离科幻小说越来越远,离比特币越来越近。

“当年因为喜欢科幻关注了长铗,加了人人好友,大概在2011年左右,他整天在人人网说什么比特币有前途,我心想这人怎么跟进了传销一样。”长铗的一位人人好友告诉深链财经。

3、后悔当时建议他人买比特币

“本人准备以真实身份宣传比特币,此微博将不再更新,稍后我告知各位新地址。”2013年4月底,长铗从“黑胡子Bitcoin”这一微博账号转移到了“长铗”这个微博账号,微博头像是一位骑着马的铠甲战士,战士的右手握着长矛,左手拿着盾牌,盾牌上写着印着代表比特币的"B"。

从此,“长铗”这个化名从科幻届转移到了币圈。同年,长铗在知乎上给了另外三个陌生人买比特币的建议,只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一年,比特币屡屡突破新高,并在年底达到1242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此时的黄金价格为每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币首次超越黄金。

2011年的那条知乎回复也被网友扒出来,在网络上疯传,但自此之后再也不见长铗在知乎上推荐别人买比特币。“其实我很后悔之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长铗看来,因为投资的暴富神话让很多人关注到了比特币的投机效应,而不是它背后的区块链与去中心理念,这与他的初衷大相径庭。

因此长铗再也没有在知乎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知乎邀请他参加几次圆桌,都被他果断拒绝。

“如果我再给她一个建议,我肯定不会建议做什么比特币投资。还是她当初的选择最正确,诗和远方更重要。而且我不认为当初她买了比特币就不会后悔,说不定还会更后悔,也有可能在涨了一倍的时候就卖掉了,还可能跌了的时候亏了呢?”

在长铗看来,没有人因为道听途说而赚大钱的,投资自己的大脑最重要,要不然信息就算白纸黑字放到面前也会看不见。

“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个不相关的人的建议,这不是懒,而是蠢。”

比特币中国的发展历史

2011-06-09 交易平台上线

2011-06-09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50元

2012-05-27 注册用户突破8000

2012-05-09 日交易量突破2000

2012-05-27 日交易量跃居全球第2

2012-05-29 30天交易量世界排名第8

2012-08-28 推出双重认证功能

2013-02-15 比特币中国价格重回100元

2013-04-10 日交易量达到28600

2013-04-10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944元

2013-04-21 联合壹基金发起比特币捐款比特币7年经历,并向壹基金捐赠15比特币比特币7年经历,用于四川救灾

2013-05-15 开通手机验证功能

2013-07-01 推出免充值手续费

2013-09-03 财付通网银自动充值上线

2013-09-24 实行免交易手续费

2013-10-22 日交易量突破50000

2013-10-22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300元

2013-10-28 市价单功能上线

2013-10-30 中央电视台2套《环球财经连线》报道

2013-11-09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2630元

据外媒报道比特币7年经历,全球最大比特币7年经历的在线支付平台PayPal宣布,将与三家比特币支付服务商合作,试水比特币支付,但是支付服务仅限于虚拟产品的交易,用户只能利用比特币购买电子书、电子音乐、电子游戏、及手机铃声等虚拟物品。

比特币是一种新型的虚拟货币,依靠特殊的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出来的,而根据严密的计算,比特币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共2100万个,不会多出一个,也不会少一个。物以稀为贵,比特币在被创造之后,迅速成为互联网投机者追逐的一种“固定资产”。

全球主要活跃数字货币兑换利率 货币 符号 发行时间 作者 活跃 官网 市值 比特币基础 备注 比特币 BTC 2009 SatoshiNakamoto 是 bitcoin/org ~$243亿美元 是 SHA-256 莱特币 LTC 2011 Coblee 是 litecoin/org ~$36亿美元 是 Scrypt 无限币 IFC 2012 Ifccion 是 Ifccoin/org ~$2000万美元 是 Scrypt 夸克币 QRK 2012 Qrkcion 是 cgbcion/org ~1000万美元 是 Scrpt 泽塔币 ZET 2012 Zetcony 是 zet/org ~$1000万美元 是 Scrypt Proof-of-Work /PoS

浅谈比特币的发展

行情就是一个大舞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陈述,人是需要的某种信念来激励和约束的,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过去, 在 无憾中微笑,才美丽;博弈,在眼泪中微笑,才多姿;成败,在坚强中微笑,才精彩!

我相信有很多刚入币圈的的朋友仅仅知道比特币是一种货币,对于他的发展过程一无所知,其实这样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了解一个币种其产生的过程局长觉得是有必要的,这对于你在币圈来说,会有更深刻的见解和认知!那么现在给朋友们科普一下比特币的由来。

一、萌芽期:(2008~2010)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继而引发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

2008年10月31日,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极客发布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篇论文中,中本聪描述了一种分布式账本,以及比特币的点对点流通模式。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创始区块诞生,比特币横空出世。

然而,在最初的那段时间,这个奇思妙想成真后却并没有吸引很多人前来尝试,因为比特币的价值何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是否值得信赖,这些问题人们仍然感到十分疑惑。所以,当时在比特币网络上挖矿的人非常少。

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在2010年5月到来,一个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员用1万个比特币买了价值25美元的两份披萨。披萨事件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人们会震惊于那1万个比特币竟然就只换来两份吃食。但是其意义却无比深远,因为这次交易,意味着比特币第一次拥有了价格和汇率,而且,这也是首个用虚拟货币支付现实商品的案例。7月,比特币首次被 科技 媒体Slashdot报道,吸引了大批用户。

自此,比特币才真正为人们所正视,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中本聪等社区元老,并非如同之后那些将比特币视为利益工具的人,他们凭借的是对比特币的信任和自由主义的理想主义情怀,没有他们比特币或将明珠蒙尘。所以,说比特币是自由主义信仰的产物也不为过。

二、生长期:(2011~2014)

2011年,数字货币市场上开始出现其他币种,比如后来与比特币分庭抗礼的莱特币。由于比特币的技术代码都是开源的,所以很多币种的建立都是在比特币的代码基础上加以改制,这样诞生的币种后来就被称作为山寨币。大部分的山寨币也像比特币一样,只能用于挖矿和转账,没有其他的具体用例,所以在后来都纷纷没落了。

其中一些存活至今的山寨币,因为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或者亮眼的技术,才没有被抛弃,如狗狗币、莱特币等,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新兴项目的出现,也逐渐式微,变得边缘化了。

在这一年,还有另外两件大事发生,首先是Mark Karpeles接手比特币交易所门头沟(Mt.Gox),开始了它罪恶的一生;同年,暗网“丝绸之路”(Silk Road)建立,开始了比特币的黑暗轨迹。

由于市场上的比特币越来越多,交易量也随之增大,建立于2010的比特币交易所门头沟,一下子占据全球70%交易量份额,成为当时最大的交易所。但由于经营不善,门头沟的交易系统显得格外脆弱,几次三番维护优化依然无济于事,经常发生暂停提现与服务的事件。

2011年6月,门头沟受到第一次黑客攻击,但此后门头沟的经营者始终没能解决其交易系统的漏洞,多次被盗却隐瞒事实,不断用暂停服务和冻结交易以文过饰非。其平台上的比特币价格涨跌幅夸张,浮动区间非常大,而往往在这种时候门头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用户很难对自己的账户进行管理和操作。

2014年2月,门头沟上的比特币价格暴跌80%,用户却再一次很难将其提现;不久,门头沟一如既往地暂停了交易业务和提现功能。用户们蓄积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但已无济于事,因为门头沟早已油尽灯枯,25日披露出其被盗85万个比特币的事实。

门头沟被盗85万个比特币,成为当时震惊全球的最大币圈新闻,也成为了比特币发展 历史 上难以抹去的一笔。门头沟破产之后,比特币价格骤降,而受到巨大损失的用户们也开始了艰难的维权之路。此事件一出,比特币市场受到了严重震荡,人们对于比特币和交易所的信任直降冰点,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所宣扬的去中心化概念产生了严重质疑,整个行业开始笼罩在一片阴云当中。

比特币经历门头沟事件后元气大损,币价因之低迷了很久一段时间。两年后随着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回暖,比特币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暗网也迎来了长达两年时间的稳定,其中流通的比特币,依然占据着整个比特币交易市场的最大份额。

三、扩容、分叉期:(2014~2017)

山寨币潮流之后,很多项目开始着眼于数字货币在点对点交易之外的应用,区块链对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开始了。比如受之前门头沟这种中心化交易所影响而诞生的第一所去中心化交易所比特股,采用全新的加密代码和共识机制,分发机制采用的也是当时新兴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币发行),类似股市中的公开招股,将代币当做股票进行融资。

ICO最早出现在2013年,Mastercoin(万事达币OMNI)是最早进行ICO的区块链的项目之一,起初的ICO募集的正是市值最高的比特币。这种分发方式引起了后来无数项目效仿,但进行ICO的项目中,也普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很多项目都是骗局。

2014年,以太坊建立,开启了区块链2.0的里程,公链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的场景当中。以太坊虽然使用PoW共识机制,但代币“以太坊”的分发也是以ICO的形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市值 仅此于 比特币的第二大数字货币。

比特币的拓展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损害了很多矿工的利益。比特币社区的中坚技术力量core开发组提出隔离见证(SegWit)的建议,经过当时开发人员和矿工的一致协商,最终达成了“香港共识”:先对一部分区块进行隔离见证,将非隔离部分扩容至2M在进行隔离。

ICO、分叉币的繁荣是整个区块链市场繁荣的一种表象,其中的乱象亦是 层出不迭 ,空气项目、空气币的产生令投机者眼花缭乱辨别不清。同时缺乏监管也加剧了这些乱象的产生和猖獗。

2017年年末,比特币的价格出现了暴涨,在12月18日达到了19299美元的峰值。作为数字货币之首的比特币,反映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故各种代币也随着大行情暴涨了一波。整个冬天,加密币市场都是一派春意盎然。

四、迷茫期:区块链3.0时代(2018)

2018年新年之后,高涨的行情开始回落,但回落了将近大半年也一直未见底,市场开始进入寒冬。在这一年里,比特币的市值也大幅度缩水,但比特币的网络依然在正常运行。

币圈很多人又开始了迷茫,很多项目也开始惶恐不安,但区块链技术始终未停下脚步,区块链3.0时代到来。除去金融和商业公链领域,区块链的触手开始向非商业领域延伸,进入向版权、数据、医疗、食品、租房等深入 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

虽然总体而言区块链行业仍属于初级阶段,但对于比特币来说,似乎已经垂垂老矣。比特币依然会平稳运行下去,但其应用场景的限制将会令比特币逐渐成为一种保值手段。

然而比特币自身的发展是否会停滞不前或者到此为止?总体而言,有人完全不担心,认为这就是比特币的最好归宿,它不仅仅是市值第一的流通币种,更是一种象征和信仰;而有人认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比特币会逐渐失去现在的地位,被后来的币种取代。

比特币的未来如何,难以断言。

五、十年:追捧与质疑并存

比特币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也获得了全球范围的众多认可,有些国家已经接纳了比特币,将其视为与法币同等地位的一种支付方式。

即使受到了很多认可,但在不同的国家,对于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依然采取着观望甚至抵制的态度。很多人认为比特币虽然有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但和目前乃至以后的技术相比,它在技术这一方面的价值正在逐渐降低;比特币并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作为支撑,终究是一场泡沫,有很多商业大佬,如巴菲特、马云等,都表现出了不看好的态度。

比特币这十年,追捧与质疑并存,有很多人后来改变了看法,认为它并不是一场骗局,也有很多人坚信,比特币依然是一场泡沫。但直到现在,比特币依然是数字货币市场的风向标,也依然是最广为人知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7年经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六年前比特币、比特币7年经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比特币7年经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